石灰消化是通過生石灰(氧化鈣)與水發(fā)生劇烈化學反應生成熟石灰(氫氧化鈣)的過程,具有強放熱性、產物堿性顯著及顆粒細化等特點,廣泛應用于建筑、環(huán)保及化工領域。
化學反應與機理
基本反應式
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,反應式為:
CaO+H₂O→Ca(OH)₂+1160kJ/kg
該反應為強放熱反應,1kg生石灰釋放約1160kJ熱量,且反應速度極快,初期放熱量可達硅酸鹽水泥的9倍
反應特性
- 可逆性:常溫下反應正向進行,但溫度≥547℃時逆向分解為CaO和H₂O。
- 體積膨脹:塊狀生石灰消化后體積增大1~2.5倍,可能引發(fā)工程事故,但也可利用此特性制備粉狀熟石灰。
- 過火石灰危害:煅燒過度的石灰(過火石灰)消化緩慢,若未充分反應即投入使用,后期遇水會繼續(xù)膨脹,導致結構開裂。需通過“陳伏”處理(儲存2周以上)消除風險。
工藝流程
人工消解法
-
濕消解法
步驟:生石灰置于消化池中加水攪拌 → 過濾后流入儲灰池 → 表面覆蓋水層陳伏 。
適用場景:現(xiàn)場制備石灰漿或石灰膏,需控制水溫防止反應過熱(避免Ca(OH)₂包裹未反應的CaO)。 -
干消解法
步驟:生石灰分層噴灑加水或插入帶孔水管緩慢注水 → 控制加水量為理論值的60%~80%(防止結塊)。
適用場景:生產粉狀消石灰,如拌制石灰土、三合土等。
機械消解法
-
槽式連續(xù)消化
工藝 流程:生石灰去雜 → 送入消化機加水攪拌 → 15分鐘完成反應 → 自動排漿除渣。
優(yōu)勢:機械化程度高、消化速度快(15分鐘)、灰漿質量穩(wěn)定、可連續(xù)生產,對比傳統(tǒng)工藝年節(jié)約成本超26萬元。 -
加壓消解法
原理:在高壓容器中加速反應,利用降壓蒸發(fā)排出多余水分,適用于難消化的石灰。
核心特點與質量控制
關鍵特點
維度 | 描述 |
放熱性 | 反應劇烈放熱,需通過攪拌散熱或控制水量防止局部過熱 |
膨脹性 | 體積膨脹顯著,工程中需防范開裂風險,亦可利用此特性制備粉狀熟石灰 |
可逆性 | 高溫下反應逆向進行,需通過密閉設備維持蒸汽壓力以保障反應效率 |
質量控制要點
- 原料要求:生石灰純度≥70%、粒度≤2mm(機械消化)或≤10mm(人工消化),避免雜質影響反應速率。
-
工藝參數(shù):
灰水比:機械消化中灰水比1:0.6~0.8,確保充分反應且不結塊。
溫度控制:槽式連續(xù)消化機內部溫度需穩(wěn)定在80~95℃,以加速反應并減少能耗。 - 陳伏處理:人工消化的石灰漿需在儲灰坑中陳伏≥2周,表面保持2cm水層防止碳化。